热点 来源: 时间:2025-09-28 13:20:37
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及不良生活习惯蔓延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失眠患病率持续攀升。睡眠健康不仅是关乎个体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更已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核心公共卫生目标,成为国家健康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2025年9月21日,以“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汇集了多位院士、学科领军者及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探讨失眠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我国睡眠医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近半数(48.5%)存在睡眠困扰,其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及早醒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强调:“失眠不仅影响日间功能,更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部分肿瘤等慢性病密切相关。长期睡眠障碍还会显著提升认知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成年人每日应保持7–8小时睡眠,老年人也应尽量达到5–6小时。”
尽管目前临床可用于失眠治疗的药物类型较多,但其安全性、依赖性和疗效局限性仍较为突出。传统药物如苯二氮类及非苯二氮类药物虽能缩短入睡时间,却容易引发日间困倦、认知功能下降、药物依赖等问题,老年人用药后跌倒风险也显著增加。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等虽不具备成瘾性,却对肝功能不全者禁用,且循证等级普遍不高,疗效有限。部分药物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被纳入精神类药品管理,限制了其临床普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薛蓉教授指出:“我们亟需一类既能改善夜间睡眠结构,又能提升日间功能,同时具备良好安全谱的创新药物。”
在这一背景下,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作为近年来失眠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凭借其精准的作用机制和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被国际多部指南列为一线治疗推荐。食欲素系统的关键调控作用最早由斯坦福大学伊曼纽尔·米格诺特教授在1998年的研究中揭示,其成果于2023年荣获“科学突破奖”。研究阐明,食欲素是维持人体觉醒状态的关键神经信号,失眠患者往往在夜间出现食欲素水平异常升高,导致入睡困难与睡眠片段化。DORA类药物通过精准阻断食欲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抑制异常觉醒通路,从而恢复自然的睡眠-觉醒节律,避免了传统药物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的副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9月5日,代表新一代DORA类药物的达利雷生(Daridorexant)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标志着该药正式进入中国临床使用阶段。此外,达利雷生已在阿里健康、美团买药、京东健康等主流医药电商平台上架,为失眠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获取途径,助力实现从“睡得着”到“睡得好”的优质睡眠目标。
上一篇:小车大享受,影速成年轻人出行新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