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来源: 时间:2025-05-19 17:40:51
朝凯人生
自由 勇气 高度 创新
朝阳凯文
在教育的宏图中
真正打动人心的成果
不仅仅是“成绩”
更应该是学生成长为怎样的人
如果您在思考国际高中要选择IBDP吗?IBDP要选择视觉艺术课程吗?这里可能会带给你深入的思考和答案,同时这也是朝阳凯文全人教育成果的缩影,是学生创造力和学术成就的见证。
IBDP的第六个学科组是ARTS艺术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探索和理解世界,来看看朝阳凯文IBDP学生视觉艺术课程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当Maria的《面具》系列以碎片化的人性隐喻引发深思;
当Annica的《平衡》以色彩与线条探讨社会与自我;
当Alma用回收材料构建的《自然庇护所》叩问环保议题;
当Karina的《异常的芭蕾舞》中批判艺术美学背后的社会剥削……
朝阳凯文这场“IB DP 视觉艺术毕业展”,不仅是学生艺术才华的集中绽放,更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真实映照,深刻诠释了朝阳凯文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以学术为根基、以全人为目标、以多元为路径,助力每一位学生走出独立而丰富的成长轨迹。
“2025届 IB DP 视觉艺术毕业展”在朝阳凯文国际课程学部(ICP)三楼的美术馆进行。12年级IBDP课程的学生用富有深度的作品讲述世界、表达自我,引发全场观众深思与共鸣。
学术立校
艺术是深入世界与自我的方法
朝阳凯文的IB课程素以学术严谨著称,其视觉艺术课更是将技术精进与思想深度并重。展览中,学生作品跨越绘画、雕塑、混合媒介等多种形式,每一件都经历了选题研究、技法实践、理论反思的完整创作周期。
他们不只是“在创作”,更是在思考、解构、表达,在一笔一塑的脉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朝阳凯文是如何以学术深耕与创新实践为双翼来支撑学生的深度成长。
业界对朝阳凯文的艺术教育赞不绝口,而当您闭上眼打开心,深入作品表面,您将领会到在艺术技能演练与审美输出的同时,朝阳凯文艺术教育的背后是学子们洞察世界、表达思想、推动社会的对话方式。
《Appearance anxiety》
(《失焦的真实》)
学生作品解读:
现在,人们的“自画像”越来越精修,P图、美妆、滤镜,层层包装之下,真实的自我逐渐模糊。我们把最完美的自己展示给别人,却将一个扭曲、不真实的形象留给自己。
我们渴望挣脱这个被修饰过的虚拟世界,撕下“完美”伪装,找回真实的自己,但这并不容易。即使内心渴望坦诚和自由,我们仍然难以卸下对外貌的焦虑,依然会下意识地隐藏自己的不安与不确定。
我的作品,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表达了在真实与虚假、自信与焦虑之间不断拉扯的内心状态。
《Cells》
(《单元》)
学生作品解读:
五颜六色的羊毛球,每个都是独立又紧密相连的。每种颜色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存在,正如多元世界中的不同种族与文化,各有其独特的色彩和魅力。
随意堆放没有顺序,象征着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没有高低之分。混乱又创造了一种和谐与宽容的氛围,可以容纳各种声音和观点。毛线球的柔软蓬松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温暖和善良。
《Net》
(《网》)
学生作品解读:
人类创造了技术和互联网,但我们也会受到它的约束,就像一把双刃剑。
方块代表代码片段、网页截图、用户头像和评论。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真实的网络世界。
蓝、黑、白三色代表技术的冷静与理性,又代表网络世界的深逐与神秘。黑色线条构成的框架强调了网络对人类生活的束缚和限制。
作者想表达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要警惕它潜在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全人教育
以艺术为媒,培育完整人格
朝阳凯文的核心目标是在培养学者的基础上,塑造具有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完整人格。
从调研、分析、实验,到策展、文本撰写、公众展示,学生所走过的,是一个“学者+创作者”并肩并行的历程。
在CAS(创造、行动、服务)项目中关注现实议题;
在EE(拓展论文)训练中独立探究;
对丙烯技法的精准运用;
从哲学视角解构“真实与伪装”的辩证关系;
将社会学调研融入艺术创作;
以石膏与综合材料还原舞蹈行业表象背后的光鲜与阴暗……
这些艺术作品成为学生表达价值观的载体,是学生深度思考与跨学科实践的结晶,更是朝阳凯文始终坚持“全人教育”理念的真实映射。
通过IB课程的科学架构,朝阳凯文教学团队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学术阶梯。老师的1V1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表达,让艺术创作超越技艺层面,成为对社会、文化、人性的深度探索。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家长的小火苗笔记
作为一位经常关注各大美院的“艺术型妈妈”,这次的艺术展让我突然意识到——这届IB孩子的作品,正在颠覆我对"高中生艺术水平"的认知。
我去看过央美、清华的研究生毕业展,也关注过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在中国举办的高中生夏校作品。相比之下,咱们IBDP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完全不输给那些经过顶尖艺术导师指导的创作。虽然孩子们未来未必选择艺术专业,但这两年的探索经历对他们成长的助益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十年级学生的家长,我原本只是出于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来观展,但现场作品展现出的实力深度让我震撼——从对社会议题的深刻链接,到将思想转化为视觉表达的完成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孩子将来选择什么道路,艺术培养的审美力和批判性思维,都会成为他们人生的隐形财富。
学妹的小火苗笔记
每年IBDP学长学姐们的个人毕业艺术展都让我深感敬佩。他们在兼顾五门其他学术课程的同时,仍能在两年的艺术学习中坚持探索,运用多种材料与媒介,以艺术的方式深入表达自我思考。他们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坚定的热情与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在IBDP课程中选择视觉艺术的决心。
在刚结束的IGCSE艺术与设计考试中,我选择了“扫帚、拖把与桶”这一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主题。
起初我缺乏明确方向,在通过观察清洁工具在不同环境中的使用,并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一次与同学的讨论让我瞬间受到启发。由此,我构思出将人类形象与拖把头相结合的创意,描绘人在水桶中被反复清洗、逐渐顺从的过程。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绘画不仅是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更是我自由表达思想与观念的重要途径。
看见学生,成就学生
成为学生的未来合伙人
学生的优秀从来不是“突然的结果”,而是“长期信任与系统支持”的累积。朝阳凯文赋予学生一个可以被倾听、被挑战、被成就的环境。在这里:
艺术不是附庸,是教育;
创作不是展示,是思辨;
学生不是被塑形,而是被点燃。
此次视觉艺术展,是一次结业展,更是一场成长礼。朝阳凯文IBDP课程协调员Karim先生对参展学生的辛勤努力与坚韧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每一位小艺术家所经历旅程的见证。它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视角、他们的挣扎与成就,以及他们作为个体和创作者所经历的成长。通过他们的作品,他们探讨了与自身身份、文化以及所处世界紧密相关的主题。他们挑战常规、突破边界,勇敢地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想。
感谢现场观展的朋友与我们一同庆祝这个重要的里程碑,与孩子们交流,深入感受他们作品所传达的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是创作者灵魂的窗口,希望它们能触动您、启发您,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
此次展览既是学生两年学习成果的呈现,也是他们迈向人生新阶段的起点。这段深入创作与批判性思维并行的学习经历,都将在他们心中留下深远影响。
朝阳凯文IBDP视觉艺术展不仅点亮了校园的艺术氛围,也以学生之名,诠释了朝阳凯文对未来世界公民的期许——有创造力,有同理心,有思辨力,更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与能力。